日,中国最大的火锅连锁企业海底捞在官网挂出申请加盟二维码,公开招募加盟商。此时,中国餐饮市场正掀起一轮史无前例的“加盟潮”,成立
海底捞董事会周兆呈近日在接受《财经》专访时提到,申请通道开放1月不到收到了“数以千计”的申请,目前海底捞正在进行第一轮筛选,极少数人通过了初筛。
这看起来更像是一场高端局——除了“申请者最低资金门槛为1000万元”这个硬性条件,周兆呈提到,海底捞对入局者还有不少“隐性”考核门槛:只接受机构投资者和有经验的企业,不接受普通投资者或者大众,规避有人想要通过加盟海底捞孤注一掷;需要和海底捞价值观一致,比如,老人摔倒了,就算有被讹诈的风险,你要去扶,不要因为担心有风险就不去做应做之事;别为了暴利来加盟等等。
按照既定战略规划,加盟短期内不会改变海底捞现有战略节奏。周兆呈透露,加盟店占比会很少。以海底捞目前1374家门店来算,加盟店最多开100家。在目前动辄摇旗呐喊冲“万店”的加盟大潮中,海底捞的规划看起来相当谨慎。“没有定一个目标,几年之内加盟店要达到多少家,是在做一个试水。”周兆呈甚至预想了未来加盟模式的风险点:全托管模式目前只是沙盘推演,在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?“肯定会有。要谨慎、稳健地去做,之后再看加盟能不能真正地复制和发展。如果可以的话,再调整。”
是市场高估了高端加盟局对海底捞的增量作用,还是海底捞另有打算?在唯快不破、以点取胜的加盟潮战局中,海底捞为什么要坚持“高门槛低预期”策略?这一轮加盟潮,将会把整个餐饮行业带到哪个新的竞争维度上?大家在争什么?在快速起伏变化的市场中,海底捞的后手是什么?周兆呈向《财经》回答了部分问题,还有一些问题,只能交给时间。
此时,海底捞正处于一个微妙时刻。3月26日晚间,海底捞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,数据显示海底捞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,营收涨33.6%至414.53亿元,尤其是净利润大涨174.6%至44.95亿元,盈利能力走出了三年前亏损的低谷。
翻台率和客单价呈现了相反趋势,整体翻台率从2022年3.0次/天增长到2023年的3.8次/天,但是客单价却从104.9元下降至99.1元。也就是说,更多人去海底捞用餐,但是每个人花的钱变少了。
截至2023年12月31日,海底捞门店数量为1374家门店,比2022年仅仅净增加了3家,还比2023年上半年减少了8家。拓店乏力,或许是海底捞决定开放加盟的重要动力之一。业绩公布后,3月27日,海底捞股价跌0.94%,报收16.86港元,总市值939.8亿港元。
从3月4日海底捞在官网挂出申请加盟的二维码,至今已有大半个月。海底捞收到了“数以千计”的加盟申请,但是很多都没有通过第一轮筛选。
周兆呈介绍,第一轮筛的是一些基础信息,包括可投入资金额度、期望回报年限、个人最近一年的收入、个人总资产、最高学历、餐饮或其他商业经历、是否有物业资源等等一共十几个问题。“可投入海底捞事业的资金额度”和“个人总资产”这两项的最低一档都“1000万元以下”,往上是2000万元、5000万元,最高“一亿元以上”。可见,要想加盟海底捞,资金实力必须够雄厚。
机构投资者包括但不仅限于投资基金;企业指的是一些有经验的商业主体,周兆呈的标准有一些参考——有餐饮经验更好,但不一定非得做过餐饮,只要这个机构和企业不是“小白”,对经济的周期变化以及其中的复杂性有所认知。
少数人通过了初筛,正在等待第二轮审核,30个工作日内得到第二次回复。如果过了第二轮,还有第三轮,申请人需要过海底捞的“加盟评审委员会”这一关。这是海底捞为加盟业务专门成立的一个组织,双方需要面对面地沟通,重点在于一些价值观、理念的问题,双方感受一下气场合不合,加盟商是否理解、认同海底捞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。
海底捞对加盟商的要求一共写了四条,第一条就是“认同海底捞企业文化,价值观一致”。周兆呈说:“我看媒体对这一点讨论得较少。实际上这不是一条务虚的要求,因为我们是一个强文化基因的企业。”
周兆呈认为,文化的认同很重要,“正是因为强文化,海底捞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,甚至被认为其本质产品是服务,而火锅只是一种载体。”
海底捞设置了一个“入职体检”的环节,通过三轮筛选的加盟商,在正式签合同合作时,需要经过一轮企业文化培训。培训由海底捞的“学习发展中心”来负责,也就是过去的海底捞大学。
这一轮培训不收费、不考试,但是培训中会给加盟商介绍很多海底捞过往的管理案例、企业文化案例,在这个过程中,加盟商认不认同会比较明显地显现。或者说,不认同的,自己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和资金,尽早退出。
周兆呈举了两个例子。一个例子是,在2006年彭宇案发生之后,社会上出现一片“老人摔倒不敢扶”的声音,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明确表示,海底捞员工遇到这种情况,请毫不犹豫地去扶,如果被碰瓷,公司来兜底。
另外,海底捞对门店的考核设计,最主要的是顾客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,这两项评级高,店长才会升迁、获得激励;收入、利润等财务指标是其次。这套标准也会照搬到加盟店。
周兆呈透露,如果加盟商听了第一个案例说“你太傻了,社会上的事何必管那么多”,听了第二个案例说“我加盟就是为了赚钱,只看结果”,那么这都不是海底捞要的人。
他向《财经》表示,对于加盟,海底捞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标准,不追求快、不追求量,追求质量和稳健。因此限定的对象是机构和有经验的企业,而不是普通的投资者或者大众。因为相对来讲,他们对于行业周期的理解,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理解是感同身受、深有体会的。
“个人投资者的想法是,我投资你你就得让我赚钱。但投资有风险,有时要愿赌服输。”他表示,个人投资者抗风险能力弱,而有经验的企业跟行机构投资人这方面是清醒的。
在唯快不破、以点取胜的加盟潮战局中,许多品牌都在争抢加盟商,逐渐变成加盟商的“买方市场”,海底捞对资金和价值观高度认同的要求,可以说是一种“高门槛”策略。
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《财经》评价,对于海底捞来说,高门槛的策略能让加盟走得稳健。“有人说海底捞在收割有钱的投资人,这是过于狭隘的视角。它已经上市了,不需要为了规模成长而放低加盟的门槛。”他说,设置一个高门槛,才能筛选出优质投资者,也保证加盟进程可控。
“只有海底捞会提出这样的要求,在整个餐饮市场都是少有的。”味捷餐饮集团总裁陈建荣接受《财经》采访时表示,“在加盟的这条路上,它(海底捞)是最响亮的招牌,没有之一。”他表示,品牌开放加盟越来越多,加盟商可选择的余地大,逐渐走向“买方市场”,但是在海底捞仍然是“卖方市场”。
他没有在采访中透露加盟细则,比如加盟费需要多少、加盟商和总部的利益怎么分,表示这涉及“商业机密”,并且“一店一议”。
不过,一个确定的原则是:海底捞将采用“全托管”的模式,全部采用海底捞的经营模式、考核、供应链。门店员工的劳动关系属于加盟商,但是员工的培训由海底捞来做,店长也由总部派遣。
据他介绍,加盟商更像一个LP(有限合伙人,泛指为股权投资提供资金的人),通过加盟来成为海底捞的合伙人。
因此,加盟海底捞,不是一种创业行为。一方面,一些创业小白未必深刻理解加盟的风险,另一方面,有些创业者给自己试错的空间,“大不了这个店做不好,它就赔掉了。但是对我们来讲,如果说这个店做不好,其实伤害的是我们的品牌。”他说,实际上,海底捞比加盟商更在意加盟店能不能经营好。
周兆呈态度明确,加盟商只能获得一个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投资收益。他说,加盟海底捞无法牟取“暴利”,“餐饮行业本来利润率没那么高,我们的净利润在10%左右,跟有的行业相比,已经算不错了。”
但是如果加盟商真的“赔了”,赔进去的是千万级的资金,海底捞如何保障加盟商的安全?周兆呈回应称,加盟店的管理、评级、淘汰将和现有直营店机制一样。评价门店投资回报周期、评估门店管理能力、对落后店进行辅导改善,这些标准都和海底捞多年坚持的门店考核原则保持一致。如果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,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,分析内外部原因再进行诊断,对症下药。
东吴证券的研报显示,海底捞餐厅单店投入约800万元至1000万元。根据海底捞公布的2023年业绩,以同店(2022年和2023年营业超过300天的餐厅)口径,整体同店营业额有293亿元,可比较的餐厅有950家,在这个范畴里,单店营业额为3087万元。如果按10%的净利率来算,单店净利润为308.7万元。以此计算,海底捞单店回本周期在31至39个月之间,也就是三年左右。
餐饮连锁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《财经》表示,目前加盟一家火锅店的整体资金,通常在200万至300万元的量级,海底捞的门槛相对较高。在餐饮服务商窄门的平台上,四个门店数量超过150家的喜虾客、赵美丽、巴庄、卤校长火锅品牌,开店投入的金额在100万至220万元不等。
“符合海底捞的候选人不难找。”文志宏表示,这样一个800万至1000万元的大项目,与投资一个经济型酒店相似,海底捞门店如果能在三年左右回本,比较有吸引力。
至于加盟门店能否达到海底捞平均10%的净利率,文志宏分析,这与加盟机制有关,包括总部究竟收取多少管理费、供应链费用,总部和加盟商的利益如何分配。
根据《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》,特许人(品牌方)在推广、宣传活动中,不得有欺骗、误导的行为,广告中不得宣传收益。
因此,许多品牌方不会公开说投资回报率、回本周期,但是比如酒店行业的加盟模式由来已久,哪怕品牌方不公布,第三方服务商也会做出数据模型给加盟商看。但是海底捞的加盟才刚起步,尚无相关信息。
另一个来自市场的观点相反,一名茶饮加盟商评价,海底捞要找到真正合适的加盟商并不容易,海底捞加盟的资金要求太高,验资需要2000万元。这样的门槛将很多人拦在了门外,也不在他的选择中。
上述茶饮加盟商告诉《财经》,他符合海底捞的资金门槛要求。但是他更愿意投资茶饮项目,因为回本周期短。他成立了公司,在华东加盟了瑞幸、霸王茶姬、乐乐茶等多个知名咖啡奶茶品牌,一共有20家门店。根据不同品牌,加盟费在70万至150万元不等,也就是说着20家茶饮店,他和团队也投入了2000万元。
这些茶饮项目,有的五个月实现了回本,最长的一年回本。由于茶饮店投资规模小,他可以一边回本一边新开,同时拉一些合伙人加快开店速度,资金的滚动效率更高。
陈建荣虽然关注海底捞的加盟事项,但是他也直言目前不会去申请。“我们还没到养老阶段,以后想养老了,也试试海底捞,投资让他们管理。现在年富力强,应该做自己的创新、自己的品牌。”
海底捞一直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著称,在员工管理和人力成本上有很大投入,要把上千家门店的服务统一化和标准化,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因此,它一直被认为更适合以直营方式扩张,此前也从未开放过加盟。
周兆呈表示,直营或加盟,是企业在不同时期对模式的一种选择,并没有好坏之分。“过去30年海底捞一直是直营模式,这为企业发展带来好处,但并不意味着就要一直死守一种模式。”
加盟的好处是,总部与外部资源这个形成合力,比如一些加盟商自带优质物业资源、对本地市场熟识程度超过品牌总部,那么将实现“1+1﹥2”的效果。
海底捞现在决定开放加盟,因为有三个条件已经成熟:成熟的门店运营管理和激励体系、强大的供应链能力、加盟的市场土壤逐步成熟。
近两年。